服装知识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服装知识发布时间:2022-10-22

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时间:2017⑻⑴1 13:42:00

Nature 日前发布分析文章,列出专利援用文献及相干机构的 Top 200 榜单。榜单从1定程度上反应了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的实力,和各机构对科研经济潜力的重视程度。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来自美国。中国有 15 所机构入选,总数第 3,其中靠前的是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 118。同时,根据专利援用文献数量,东南京大学学位列。

衡量科学对创新的影响很难。不过,有个指标值得1看,那就是专利的援用文献。专利肯定受了那些它援用的论文的影响,因此专利文献在1定程度上能反应科学与技术间的联系。

近日,Nature 发表分析文章,结合自然指数与 Lens 指标,将过去 20 年科研成果技术产品转化的情势展现了出来。分析还研究了1批具有大量专利组合的机构与其论文发表的情况,从中能看出这些机构对科研经济潜力的重视程度。

背景知识,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团体每一年都会发布的1个指数,全面衡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产业机构的高水平论文产出,评估各机构在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业内人士坦言及物理科学 4 大核心学科领域的排名。自然指数对评价科研机构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 Lens 指标是基于开放数据库 Lens.org 的1个指标。Lens 数据库里有超过 1 亿个专利文献与 100 多万篇学术论文相互关联的信息。Lens 数据库的1个子集丈量了 200 家机构的专利援用情况,创建了 Normalized Lens Influence Metric,也就是 Lens 指标,显示了机构在 1980 - 2015 年之间发表的文章对专利的影响。

科研的技术影响力:MIT 论文对专利影响大,Science 被援用多

下图展现了在 Lens 分析的 200 家机构中自然指数高的几家,中国科学院榜上着名。y 轴表示在自然系列期刊中发表文章的数量,x 轴表示 Lens 指标。由图可见,MIT 发表的论文对专利影响大。

对专利的影响)。由图可见,MIT 发表的论文对专利影响大。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Lens 分析还将自然指数中包括的杂志依照其每篇文章的平均专利援用做了排名,以下图天蓝色柱状图所示,Science 排在,Nature 以 0.1 的差距紧随其安庆飞凯高份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国它是在普通钢材的基础上进1步提升性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泰发、卡尔特正在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泰发、鼎峰等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由高新区与LED产业园共建的光电源研发、检测中心注册完成后。

另外,右侧浅蓝色铺底的数字代表了被专利援用的论文占期刊发表总论文数量的百分比,这时候候 Cell 以 54 位居,多学科期刊的表现比大多数专业期刊都要好1点。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根据归1化加权分数,Lens 指标高的1些机构,发表的论文自然指数也很高,这表明其论文质量很高: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其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大部份研究被其他人具有的专利所援用,因此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 Lens 指标很高。

而法国的原子能和替换能源委员会等机构,偏向于对其大部份研究进行专利授权,因此正则化 WIPO 专利族分数更高。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科研技术转化实力 Top 200:中国 15 家机构上榜,香港科技大学第 118 名排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根据 Lens 指标, Top 200 的机构。就像上文说的,Lens 指标显示了机构发表的文章对专利的影响,从1定程度上展现了科研技术转化的实力。

在下面的表格中,AC 2012⑵016 表示在 2012 到 2016 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WFC 表示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自然指数使用 FC衡量每位作者对论文的贡献,而 WFC 是调剂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过度显现后得到的结果。

首先是 Top 10,刚刚提到的 TSRI 位居,第2是洛克菲勒大学,这两所机构相比之下都是论文数量虽少,但都是精品。MIT 排第3,同时,MIT 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很惊人。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我们虽然还想列下去,但 Top 100 里都没有出现中国的大学或研究所。同时,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来自美国。

在这份榜单中排名靠前的中国大学,是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 118。

不过,好消息是,依然有另外 14 家中国机构榜上着名,主要集中在 160~ 200 之间。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纵览这 Lens 指标 Top 200 榜单,我们发现美国以 83 家机构占据了,这也体现了其科研对技术的影响力。其次是英国,有 20 家机构上榜。中国以 15 家排在第3,接下来顺次是法国、德国和日本。这 6 个国家占据了全部榜单的 75.5。

值得注意,Top 10 中的非美国机构来自以色列排在第 6 的魏兹曼科学研究所,而韩国的汉阳大学排在第 23,是亚洲国家机构里靠前的。

科研专利论文数量 Top 50:中国实力惊人,东南京大学学位居榜首

另外一方面,从专利援用文献的数量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实力就很惊人了。下表列出的研究机构都是在 2016 年自然指数 Top 200 出现的机构。后面几列是 2006 年到 2016 年这10年间 Web of science 中 STEM 文章总数和 Derwent 创新指数里的 WIPO 专利族总数。后1列算出了专利数与论文发表数量之比。左起第2列给出了 Lens 指标作为对照。

其中,东南京大学学排名,浙江大学排名第3,厦门大学第4,华东理工大学排第5。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2017 中国自然指数:中科院位居榜首

说完科研的技术影响,我们有必要看看科研实力本身,由于这是技术转化的根本。中国自然指数 2017 是1个很好的参考。下图显示了 2016 年 4 月到 2017 年 3 月之间,中国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AC 代表文章数量,FC 代表斟酌单独作者对文章不同贡献的数据,WFC 代表去除有过量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文章后的结果。1篇论文可能被同时归为多个领域。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由上图可见,化学领域是中国发文数量多的,有 4886 篇,相应的作者贡献 WFC 也高。

而具体到机构,中国科学院以 3407 篇论文、1176.71 的 WFC 分值位列,北京大学、清华名列第2、第3。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中国科研合作情况:中科院国内外合作多

下图展现了中国学术国际合作情况,其中,大的绿色圆圈代表中国,红色代表美洲国家,蓝色是欧洲。圆圈本身的大小代表了该国综合合作项目的多少,圆圈之间的连线表示合作强度。

由图可见,中国与美国的合作是多的。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具体看,中国与国际科研论文合作的前几名以下。篇幅有限,原榜单列出了 Top 100,这里仅给出 Top 15: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再回到国内,看科研院校彼此之间合作的情况: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至中科院等15家中国机构上榜Nature科研影响力榜单

编辑点评

中国科学院,国家高学术机构,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而强度性能则大30%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12个分院、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212个野外观测台站,3所高等学校、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持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散布在全国20多个省。